北京时间7月24日,勇士队球员德雷蒙德-格林在播客节目中谈到了篮球智商,格林说道:“在NBA中,有篮球智商的人不多,大概在NBA中只有不到60%的人拥有篮球智商。在联盟中,拥有篮球智商会让立即你脱颖而出。”
随机NBA新闻
最新NBA录像
篮球教学
注重投篮手型
在篮球运动中,有的朋友将投篮手型分为两种:软手和硬手。 软手和硬手的区分直接决定了一个球员的不同特性。 1、硬手: 内线球员常用硬手,好处就是依靠五根手指的弹力,拨球出手,球不会太过旋转,但是非常平稳,在近距离和中距离会很稳定,球的弧线会略平,但是命中率会很高,因为球的线路很平稳。这个动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空手心投篮。 要点:五指分开,大拇指要向外伸展,五根手指有抠住球的感觉,也就是抓球的感觉,指尖用力,手心是空的(因为手指都僵硬着抓球,撑开了,所以手心只有空着了),这个动作的要点是,五指要伸直,而且要用力,僵硬,也就是平时说的拿稳球。 缺点:远距离不容易发力,因为五指的弹力需要手掌提供力度,也就是手掌僵硬,导致了在投篮前不能完全下压手腕,而在投篮以后手腕所拨动的幅度也不能达到180°,拨球的频率也稍慢,另外就是由于空出手心,手和球的接触面积不足够大,手部用力不够充分,只能加上臂膀的力度来辅助,这也就造成了力气小的球员如果使用这个动作远投会非常吃力的。 2、软手: 软手,顾名思义就是说手要很放松,彻底的软下来,可以让手掌包括手心在内全部贴在球上,没有空隙,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的接触球面积,也就是发力面积,手腕压向下到最大,球会有压在手腕上的感觉(而不是手前掌,是手腕也就是手心),所以手心一定不可以空的。
合理掌握并利用篮球犯规战术
在篮球战术中,存在着一种看起来比较卑鄙的战术,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犯规战术。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很多老师和教练一味的要求球员尽量不要犯规或者少犯规的理念,至于如何犯规,何时犯规就更不知道,当然也就谈不上精心指教了,这主要就是老师和教练没有深入研究“犯规战术”在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俗话说,兵着,诡道也。那么,篮球比赛何尝又不是一场战争呢? 在篮球比赛中,犯规似乎是贬义的代名词,人们认为比赛时不能轻易犯规,犯规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即使球员有犯规,大多也是防守能力欠缺而导致的被动犯规,很少见有主动的犯规之举。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球员为一场比赛下来没有一次犯规而自豪,有的球员因犯规过多而懊恼。那么,犯规到底是件好事还是件不好的事呢?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规定,球队的每一位球员,包括上场比赛的球员或没有上场的替补球员每人都赋予了五次的犯规权利和机会,一旦犯规达到第六次的球员,才会被裁判无条件罚下场。而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 那么,我们能否在合法范围内,充分利用规则,减少盲目和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强化全队有效的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控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其实,犯规战术是篮球比赛中场上队员在不违反体育道德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使用犯规动作,或者造成对方犯规,有组织、有预谋的破坏、干扰或抑制对手技战术发挥的个人或全队的行动。一直以来的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犯规战术”分为防守犯规战术和进攻犯规战术两种。防守犯规战术,是指球员在防守时,为了争取比赛时间,破坏干扰对手直接得分,但不能严重犯规。在篮球比赛中不允许恶意犯规存在,特别是在球员上篮时,那时球员最容易受伤,拼命打球的同时要公平竞争,不管你对另一个球员的犯规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篮球运动总是带有很大的受伤风险。而且,为了获得胜利而使对方球员受伤或者破坏比赛规则,这样的胜利是没有任何满足感的。防守队员,主要是上场的替补队员要有意识的主动或提前犯规,主力队员要注意保护自己减少犯规,但原则上在比赛最后结束前最好能有三次犯规为好,说明你阻止了对手三次进攻得分机会。如果比赛结束以两分之差败北,而你却一次犯规没有,说明你没有充分运用好犯规的政策和规则,输球的责任完全可以推到你身上。假如你真有三次有效犯规的话,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你这一边。 实施防守犯规战术必须谨慎从事,条件不成熟不能盲目犯规,否则引火烧身,陷入犯规的困扰。大多数教练都假设他的球员知道该怎样去犯规的,但是,现实中,当教练告诉球员去犯规时,他们只是随便在场上推或者抓住一个对方球员,送上一个故意犯规。这是灾难性的,因为对方会得到罚球或者继续拥有球权。因此,防守犯规战术只有在以下条件具备时方能进行: (1)当对方有快攻机会时,你要在他轻松上篮之前就犯规。 (2)当对手有2打1、3打1或者4打1快攻机会时,必须提前犯规。 (3)当对方冲抢前场篮板球成功进行二次进攻时而你又失去了防守位置,你要尽可能在他投篮前犯规。 (4)当阵地防守进攻中,对手突破到篮下形成空位时,你必须设法犯规以阻止得分。 (5)当剩余时间不足一分钟或落后对方时,落后方要会针对场上对方罚球最差的球员故意犯规,从而让他上罚球线,并且使比赛停表,在罚球后夺回球权争取主动,快速进攻争取得分,以便缩小比分差距,然后再犯规,直至追回。 (6)当需要换人时可以犯规而不是浪费一次暂停机会。除此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作无谓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犯规。 进攻犯规战术则是指球员在进攻时,有目的针对对手造其犯规,增加对方个人和全队的犯规次数,从而降低其个人和全队的防守能力。篮球比赛规定,一场比赛分四节,在每节中,如果比赛双方的球员分别犯规累计达四次后,再有犯规就要执行两次罚分。教练和球员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一规则,合理地加以利用。一旦对方的犯规累计达四次后,就必须强化突破策略,利用犀利的突破、强攻篮下等肉搏战造对手犯规从而获得罚分机会,这样,既获得了罚分,又杀伤了对方的有生力量。 当比分领先对方阶段时,应以进攻犯规战术为主,多突破,多亮剑,多对抗,最大限度造对手犯规,特别是对方犯规累计已达四次以后,更要加大力度,从而获得杀伤对方并获得罚分的机会。同时要尽量避免或减少防守中的无谓犯规,但已经出现了实施有效犯规的六个条件之一时,就必须犯规,当然,如果你是主力球员还没有一次犯规次数时,你要果断犯规。若已经有了几次犯规了,必须忍口小气,把青山留住了,才能有柴烧,而替补队员则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有主力队员那些顾虑。罚下你一个,还有后来人。 当比分落后对方时,应以防守犯规战术为主,设法阻止对方得分以缩小比分差距。同时,要注意把握犯规对象,球员应该正确的意识到可以对对方哪个球员犯规,不可以对哪个犯规。当“砍鲨战术”需要时,不要只考虑球员的罚球命中率,该砍的还必须砍;球员还应该知道哪些球员可以在压力下很好的发挥同样重要,一个平庸的罚球手可以在比分接近时变成优秀的罚球手,而一个优秀的罚球手也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失去准星。 另外,对方明星球员的犯规时机应该把握在每一节比赛开始阶段己方犯规尚未达到四次之前,这时如果在他突破或者快攻上篮之前提前犯规,既阻止了得分,他还不能站到罚球线罚分,让对方全场四节每节开始阶段的志在必得的分都化为乌有才好,这种事情最好派替补队员去做,罚下一个再上一个,给对方来一个“野火烧不尽,犯规吹又生”的“犯规战术”。同时,在比赛中绝不要对一个整夜找不到篮圈的人犯规,把他送上罚球线等于送上2分,好像你为他们去掉了篮圈上的盖子。
浅谈三分线外力量以及投篮前倾问题
其实最近应该应大家要求发一些帖子,但是由于很难抽出空,时间一久也就忘记到底要写什么了,如果要发战术类别的帖子,就必须要一些复杂的图片,本人没那技术,所以就在文字上做做一些简单的技术类解释吧。那么还是相同的,看帖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先去看我之前发过的帖子,如果没看过的话里面有不懂的内容属于正常。今天就把常见的三分球问题和前倾问题做一个整合那么依旧是按照问答形式进行说明:常见问题1:为什么3分投篮的时候会发不出力?这个问题几乎每隔几天都会在求助区出现同样的帖子,所以相信也是很有必要说一下的。那么首先要说明的就是,正常角度来说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无法将球从三分线外投到篮筐的,既然力量可以完成这种距离的传输,也就是说你的力量在发挥的时候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干扰,所以才使力量无法正常输出,那么这些干扰因素到底是什么呢?那么之前我们有讲过力量传导,如果有没看的朋友请自己回头看看,这样比较便于你的理解。在力量传导中我们说过,人的发力是讲究流畅的不能间断的。而实际上投篮所需力量=膝盖+大腿+腰+胸+手臂,这些力量的总和。让我们带着这个观点回到新手三分投篮的画面,当新手站在三分线外的时候,他们下意识里会感觉这个位置比自己原本投篮的位置要远一些,所以手臂就会额外的输出一部分力量,或者说用尽全力去投,而关键就是在这里了。当你把力量全部集中在手部的时候,这个输出就会占据主导,从而影响你的力量传导的连接,你的膝盖、大腿、腰、胸的力量全部没有了,只有手臂的力量能够发挥力量所以才经常回投不到。尤其是身体前倾明显的球员,以及过分依靠小臂前推得球员出现这种想象会比其他人更明显。所以我们在发力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把通过身体的各个位置力量逐一增加,先从腿部增加一部分力量开始,每一级分别加上一点点力量,这样不仅使累积的力量变大了,而且可以不让身体的力量传导受到破坏,一旦被破坏则力量于投篮协调性都会下降。常见问题2:向前跳着投有这个问题的球员都会有一定的投篮前倾现象,以前有不定期的讲过,今天做一下整合。有投篮前倾现象的球员,他的投篮都是以球为基本进行全身的瞄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拿球以后,你的整个身体都因为球的存在而改变了,球变成了身体的重心,而我们的动作完全是根据球的存在而进行的调整。其实这种现象在正式赛场上获得稳定出手的机会就会变得很少。反映出来的主要现象就是一旦被对方封堵,你的投篮命中率就会大大下降。因为你的动作是根据球的存在才进行的调整,所以需要只要有相对空位的空间才能出手投篮,一旦面前站了一个人,你与球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也不能以常规动作进行第一时间的投篮。在三分线外的时候也是一样,你的身体为了配合球,在脚下发力起跳的时候会向着球的方向跳,脚下发力越多,总体力量越大,你跳的就越靠前,但是一旦面前有防守者,你肯定就无法投球。所以在面对这类球员的时候,我会让我的队员站在他面前只防突不防投,除非他使用非常规动作,否则基本没有出手机会,而非常规动作的命中率(干拔、后仰之类的)肯定比他常规投篮命中率要低。那么我们针对这方面给大家一些改进的建议。我曾经说过,投篮只是一个完成身体力量传导的过程,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投篮必须是以你自身的发力与调整为前提,而球的存在不会对你本人形成任何干扰,你有球的时候是这么投,没球的时候也是这么投,而投篮也只是你完成这个由下而上出手的整个力量传导的一个过程而已。相信这句话对于常看我帖子的朋友来讲理解起来并不难,那么再给新手们举一个例子。任何击发类的一部分武器模式其实都是这样,正好可以和我们以前讲过的弹道理论结合一下,包括投石器,弓弩,枪炮等等。我们在不装填弹药的前提下他的运动规律和他在装填之后的运动规律是没有变化的。并不是说投石器放上石块之前是朝上的,放上石块就朝前了,如果我们把自身想象成投石器,石块想象成篮球。那么投石器在投篮的时候是不会因为石块的存在就让自己的重心跟着石块的方向进行调整了。一是因为两者重量相差太大,不至于压迫身体必须改变动作配合;二是因为他的击发模式是固定的,投石器不管有没有石头在上面它都是那样发力那么我们在练习投篮的时候也是一样,我经常会告诉一些练习投篮的朋友,练习投篮的第一步是照着镜子练习由下而上的发力模式,自己观察镜子如何让身体的各个点发力连接起来。当动作基本定型之后,我们回到球场也要以同样的动作进行投篮,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忽略球的存在,身体不为球的存在作出任何调整。就是按照这个固定的由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发力,有没有球都一样,在初期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强调进球,只需要让动作定型。当我们能够以自身流畅发力,而不必再去迎合球的时候,我们再去调整力量输出的大小在不需要前倾的情况下,比赛中我们可以在对手一定距离内从容的投篮,而不必担心命中率受限制,动作的流畅性与稳定性也相对更高一点而如果你之前前倾投篮是比较准的,而且比赛时能够凭借自身的跑位或者战术搭配找到一定的出手空间,而且短期内你可能还要进行比赛或者娱乐。那你就别改了,因为投篮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如果你一边改一边打比赛拿到最后就是邯郸学步,越改越垃圾,不仅新的没学会,老的也忘了。
适合菜鸟练习的初级跳投
跳投确实需要弹跳力不假,尤其是我们以前说的最
大发力的跳投是最有优势的。不过,如果实在不能达到好的弹跳力,那么,至少你退而求其次,先把跳投练好也总比不会跳投强。我们前面就说过,美国人眼里,不
会扣篮的人就不算会打篮球;而在打篮球的人眼里,不会跳投的人就更不会打篮球了。跳投,毕竟是篮球的一个技术,你缺了它,你的篮球技术就不完整,也许你已
经年龄大了,再去练习扣篮不现实,不过,你要是真的喜欢篮球,跳投的技术,还是总能掌握住的。而一旦你掌握了跳投的要领,你会发现,在相同的情况下,你的
出手机会多了很多。 跳投,就是为了跳起以后达到以更更高的出手高度,来增加身高,投篮出手,可以免于一般的封盖。所有的人,只要你能跳起来,你就可以跳投的。 这篇文章其实很简短,只是提供给各位初学的朋友一个早期练习跳投的方法罢了,我自己早期就是这么找到跳投感觉的,没人教我,自己摸索出来的。 首先说,大多数朋友说跳投难于掌握,其实
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拿球技术和举球技术不够娴熟,在起跳的过程中,手忙脚乱了,所以投篮不稳定。而另外一个因素也是难点,就是跳起以后的出手时机问题,由
于前面的举球不够娴熟,肯定会导致后面的出手仓促,也就不知道该怎么投篮了。我们的这个方法,就避免了这个问题,我们把跳投拆开为两个部分:举球和跳起,
于是,我们就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方法了。 方法说起来很简单。首先,你原地站定,像
练习罚球那样,把球举过肩部,做好最大发力动作。这个时候,你身体是站直的,不过,你已经举好球了,也就省略了举球会出现的问题。这时候,你举球的手和手
...
篮球综合
NBA正式修改季后赛排名规则 前八只按战绩定
分区冠军没有特权了 北京时间9月9日《NBA官网》报道,NBA理事会最新通过决议,在即将开始的2015-16赛季对季后赛出线规则做出了修改。 作为规则变动的一个主要部分,东西分区的前八名排名将完全依据各支球队的常规赛战绩而定。而在此之前,赛区冠军将确保能够排名分区前四,不管他们的战绩如何。只不过,在季后赛的对战过程中,他们面对排名低于自己但战绩更好的球队将不占据主场优势。 除此之外,理事会还通过另外一项决议:当两支球队战绩相同时,排名先后以及季后赛的主场优势归属将首先考虑双方常规赛的相互对战纪录。如果两支球队常规赛相互之间也打成平局,那么再看两支球队中是否有一支取得了所在赛区的头名。 而根据此前的规则,赛区冠军是排名靠前的第一先决条件,如果两支战绩相同的球队在季后赛相遇,赛区冠军将是获得主场优势的一方。 对于以上调整,NBA竞赛委员会没有任何异议,在理事会召开之前,他们已经全票通过了所有提案。
冠军加成詹皇竟历史第三 他比天勾指环王都强?
詹姆斯在这项数据上竟然排名历史第三 NBA建立70年,已经有太多改变发生——包括联盟名字也从最早的BAA衍化而来。不同的比赛风格、竞争水平、规则以及三分线的引进,使得我们很难像ESPN的投票那样比较历史球员。 但一件事情没有改变:冠军奖杯是任何球队都想要的东西。那么在给历史球员做数据排名时,我的指针就是理想环境下能为球队赢得多少冠军。 这项数据称之为冠军加成,主要用BBR网站的胜利贡献值来评价常规赛和季后赛表现,真正的明星会比更勤奋的球员更有优势。我还会加权进诸如全明星次数、前三最佳阵容次数和MVP投票排名等因素。 由于算法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赘述具体细节了,接下来就看看前40名都是哪些球员:1、迈克尔-乔丹 冠军加成:4.38(以下同) 在这里评估历史最佳球员,可以看出我为何更愿意用冠军加成而非胜利贡献值。由于两次退役,乔丹的胜利贡献值仅排在第4,要低于几位出场更多的球
员。
但乔丹的巅峰赛季给了公牛巨大的夺冠可能(他们也确实赢了6次)。乔丹的常规赛加成可以排到第2,季后赛加成第1,奖项加成则因5座MVP奖杯也排在第
1,这可是在竞争很激烈的年代取得的。2、维尔特-张伯伦 4.16 张伯伦只拿过两次冠军,但这项数据显示他应该更经常问鼎。部分原因当然是张伯伦在季后赛的统治力不如常规赛,如果数据更注重季后赛的成功,就会把他排低。3、勒布朗-詹姆斯 3.86 詹姆斯的胜利贡献值仅在第10,但他因巅峰赛季的表现而有加分。虽然他的实际冠军数没那么多,但他的季后赛表现很棒。就像2015年总决赛那样,他经常是系列赛场上最好的球员,输球往往是因为队友的贡献不足。4、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 3.85 作为胜利贡献值大幅领跑的第一人,贾巴尔在这里并没有那么获益于生涯长度。他在湖人表演时刻的一系列冠军中只是二当家,季后赛表现也不如常规赛。但在詹姆斯上赛季超越他之前,贾巴尔仍是史上第3。5、比尔-拉塞尔 2.98 拉塞尔的常规赛胜利贡献值从未领衔联盟,因此他的数值被略微拖累了。当然了,拉塞尔也不是为常规赛打球的。他在季后赛达到巅峰,为凯尔特人拿到11座冠军——比数据显示的要多8座以上。 拉塞尔和张伯伦的对比,反映出这项数据的一些局限性,它可能更关注基础数据。我们知道像SportVU的摄像统计或ESPN的真实正负值,更能反映球员在场与否的球队表现,基础数据就做不到这点。何况70年代之前连失误、盖帽和抢断都没统计。 BBR在利用这些现存数据评估球员价值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拉塞尔在其13个赛季有11次防守胜利贡献值联盟最佳。但我们仍然很难全面评估球员,冠军加成更像是讨论的起点而非结论。6、蒂姆-邓肯 2.78 邓肯在39岁的年龄仍然是联盟最佳球队之一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很有可能在生涯结束时超过拉塞尔,成为史上前5的球员。7、沙奎尔-奥尼尔 2.65 虽然奥尼尔只拿了一次MVP,他却获益于投票两次第2和两次第3。实际上他在2000-01赛季(给了艾弗森,邓肯第2)和2004-05赛季(给了纳什)都值得拿奖。8、“魔术师”约翰逊 2.53 虽然这项数值很强调巅峰表现而非生涯长度,但毫无疑问如果魔术师没有因艾滋病退役,还会排得更高。在1990-91即他最后一个完整赛季,还有0.23的冠军加成——是其生涯第2高的。9、拉里-伯德 2.36 魔术师和大鸟在历史排名上难分伯仲很不赖。但他们的方式却有区别。伯德更受益于3次MVP,以及另外4次排在第2。10、卡尔-马龙 2.33 只有贾巴尔的胜利贡献值高于服役19年的马龙,但由于他的巅峰赛季不如同水平明星——特别是季后赛难以维持同等状态——马龙在榜单只能排在第10。11、科比-布莱恩特 2.3312、乔治-麦肯 2.2513、杰里-韦斯特 2.2514、朱利叶斯-欧文 2.1115、德克-诺维茨基 1.95 我在科比宣布赛季后退役时曾介绍过这项数据。当时季后赛表现和奖项没算进去,科比两项都不错。结果他上升到了第11——仍然要在前10之外。 麦肯可能是最难排的一位。虽然我们按照竞争水平进行了修正,他毕竟拿了5座冠军,如果拿到MVP就进前10了(当时还没开始评选)。但再想想随着联盟扩增,麦肯的下滑有多快,你又会觉得他被排高了。16、奥斯卡-罗伯特森 1.9017、大卫-罗宾逊 1.7718、凯文-加内特 1.7019、哈基姆-奥拉朱旺 1.6820、查尔斯-巴克利 1.65 罗宾逊高于奥拉朱旺是最受争议的一个结果。进阶数据至少在常规赛更爱上将。罗宾逊和罗伯特森的常规赛加成都进了前10。但俩人及加内特的季后赛影响力不足,逊色于排在第16的奥拉朱旺。而大梦单看常规赛只在第29位。21、鲍勃-佩蒂特 1.6222、摩西-马龙...
NBA16大最完美模板
1.最完美身高特雷西·麦格雷迪 在麦蒂的全盛时期,他是全联盟最多才多艺的球员之一。作为一个身高6尺8寸(2米03)的得分后卫,麦迪还可以担任组织后卫、小前锋有时候甚至是大前锋。 2.最完美臂展斯科蒂·皮蓬(提名:泰肖恩·普林斯) 皮蓬的臂展达到了7英尺3英寸(2米20),这让他成为NBA历史上最优秀的防守者之一,公牛能够缔造王朝,皮蓬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 3.最完美速度以及最完美持球速度阿伦·艾弗森 我把这两项归为一类,因为无论哪一项,艾弗森都是胜利者。没有人能够像“答案”那般快速启动、变向变速。 4.最完美不持球速度瑞普·汉密尔顿(提名:雷吉·米勒) 没有人能够像汉密尔顿那样出色的利用掩护,无球跑动寻找机会。大多数懂篮球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不用多说什么了。 5.最完美弹跳文斯·卡特 卡特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飞跃法国中锋维斯,看看那张海报,维斯的身高可是达到了7尺2寸的。 6.最完美力量威尔特·张伯伦(提名:沙奎尔·奥尼尔) 张伯伦的推举达到550磅,而奥尼尔即便在最壮年的时期,也只有450磅而已。 7.最完美球场视野“魔术师”约翰逊 老实说,没有人能够像约翰逊那样,他任何时候似乎都知道其他的队友在场上的哪个位置,职业生涯场均助攻达到了11次。 8.最完美控球队员皮特·马拉维奇 “手枪”皮特总是能够担当起球队主要控球队员的重任,因为他是最优秀的得分手和传球者。如果他快将球运丢(很少),他也会将那个球转化为一个匪夷所思的传球或者投篮。 9.最完美篮板球手威尔特·张伯伦 张伯伦和比尔·拉塞尔是历史上场均篮板球数最高的两位球员,然而无论何时两人碰面,张伯伦总是能够统治篮板,其中包括一场比赛55个篮板的魔鬼纪录。 10.最完美内线哈基姆·奥拉朱旺 奥拉朱旺可以在低位像组织后卫那样运球和移动,没有任何的内线球员可以像他那样,“梦幻舞步”是他的专利。 11.最完美防守朗·阿泰斯特 阿泰斯特可以防守任何人,无论对手的身高比自己高或者低,他会努力封堵对手的每一次投篮。最近这几年,人们谈论最多的总是他的坏脾气,但是现在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阿泰是一个伟大的防守者。 12.最完美三分射手雷·阿伦 在雷·阿伦和雷吉·米勒之间做出选择非常困难,但是我选择雷,因为他的投篮动作更标准,如果你要教一个孩子学投三分,那么请看看雷·阿伦。 13.最完美罚球手卡尔文·墨菲 马克·普莱斯可以排到第二位,作为胜者,墨菲创下单赛季罚球命中率最高的纪录,那个纪录是95.8%。 14.最完美中投迈克尔·乔丹 这也是勒布朗无法接近乔丹的原因之一,乔丹能够扣篮,能够防守,但是他的中距离投篮无疑是整个NBA历史上最完美的。 15.最完美精力威尔特·张伯伦 即便NBA的一场比赛要打48分钟,但是张伯伦曾在一个赛季当中每场比赛的出场时间达到了48.5分钟,而且那是在一个大多数球队都在打快速进攻的时代。 16.最完美无形资产比尔·拉塞尔 拉塞尔拥有11枚总冠军戒指,而且在“红衣主教”退役之后,拉塞尔ahi一身兼两职既当球员又当教练,他知道如何激发队友的动力。
内特-瑟蒙德生涯十大比赛:首获四双创史
1、1964年10月27日,旧金山勇士以101-90击败巴尔的摩子弹,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28分37篮板率队收获赛季首胜,当赛季是内特-瑟蒙德的生涯第二年,他从维尔特-张伯伦的替补跃升为球队的核心,而在此役他也凭借着生涯首次单场篮板30+的表现,向联盟宣示自己的内线统治力。 2、1965年2月28日,旧金山勇士历经加时以116-129惜败巴尔的摩子弹,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30分32篮板,生涯首次达成单场30+30的成就,并创造单节18篮板的联盟历史最高纪录。 3、1965年11月9日,旧金山勇士以107-102力克底特律活塞,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18分42篮板,篮板创造个人生涯单场最高纪录,并成为联盟历史单场篮板第三人。 4、1967年4月14日,旧金山勇士在总决赛首战以135-141惜败费城76人,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24分31篮板,得分与篮板均创造个人总决赛单场最高纪录。 5、1967年10月22日,旧金山勇士以137-126力克圣迭戈火箭,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37分26篮板7助攻,而这也是他在那一年的单场最佳表现。当赛季,内特-瑟蒙德场均得到20.5分22.0篮板,生涯唯一一次达成单赛季20+20的成就。 6、1968年10月19日,旧金山勇士以107-95战胜西雅图超音速,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41分27篮板5助攻,生涯唯一一次达成单场40+20的成就。 7、1969年1月19日,旧金山勇士以98-97险胜费城76人,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35分34篮板,生涯第二次达成单场30+30的成就。 8、1971年2月24日,旧金山勇士以117-115险胜底特律活塞,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43分15篮板,得分创造个人生涯单场最高纪录。 9、1974年10月18日,芝加哥公牛在赛季揭幕战历经加时以120-115险胜亚特兰大老鹰,内特-瑟蒙德全场得到22分14篮板13助攻12盖帽,成为联盟历史上首位能在单场比赛收获四双的球员。 10、1976年4月29日,克利夫兰骑士在抢七大战以87-85险胜华盛顿子弹并闯入东部决赛,内特-瑟蒙德全场只得到4分7篮板2助攻1抢断1盖帽,但他在终场前完成了对埃尔文-海耶斯的制胜封盖,而这也成为骑士队史垂名流芳的经典瞬间。那一年,内特-瑟蒙德被交易送到克利夫兰后带领骑士队史首次闯入季后赛,尽管他们最后止步于东部决赛,但这支平民军团在当赛季的逆袭仍然获誉为“里奇菲尔德奇迹”。 本文转自:NBA中国官网
NBA76大巨星之里克-巴里
生涯荣誉: NBA: 1987年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 1975年NBA总冠军 1975年NBA总决赛MVP NBA最佳阵容第一队(1966、67、74、75、76年) NBA最佳阵容第二队(1973年)NBA年度最佳新秀(1966年) 八次当选NBA全明星 NBA全明星赛MVP(1967年) NBA历史50大球员之一(1996年) ABA: ABA总冠军(1969年) ABA最佳阵容第一队(1969、70、71、72年) 四次当选ABA全明星 早期生涯 巴里1944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伊丽莎白城。他的父亲是一位篮球教练,曾经在ABA执教。巴里从小就和篮球为伍,从Roselle Park高中毕业后,他得到了迈阿密大学的篮球奖学金并开始大学篮球生涯。在1964-65赛季,当时上四年级的巴里以场均37.4分成为NCAA联赛的得分王。 1965年NBA选秀大会,巴里被旧金山勇士队在首轮选中。他进入NBA的第一个赛季场均得25.7分(联盟第四),入选1965年全明星赛,当选NBA年度最佳新秀并入选当年NBA最佳阵容第一队。 在他的第二个赛季,巴里得到了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2775分并以场均35.6分的成绩在联盟中傲视群雄(比第二名的奥斯卡-罗伯特森高出了5分),在那之前只有威尔特-张伯伦和埃尔金-贝勒得过更高的场均得分。即使算上在那之后的二三十年时间,也只有迈克尔-乔丹拿过更高的单季平均得分。1966年12月6日对阵纽约尼克斯队的比赛中,他创NBA纪录地在一节比赛中罚进了14个球,这一纪录之后被人追平。在1967年他第二次参加了全明星赛,并凭借38分的得分获得了全明星赛MVP。在赛季结束的时候,巴里连续第二次入选NBA最佳阵容第一队。 同年勇士队成为西区分区冠军,在NBA总决赛中与张伯伦率领的费城76人队大战6场,结果痛失总冠军。在第三场比赛中巴里出手48次,追平了5年前张伯伦在季后赛创造的纪录。他投中了其中的22球,与贝勒分享了NBA总决赛的这一纪录。他在比赛中的55分,也是NBA总决赛历史上的第二高得分,之后被乔丹在1993年追平,排在1962年湖人队贝勒创造的61分之后。巴里在这一系列赛的其他两场比赛中取得了43分和44分。他的场均得分为40.8分,是NBA总决赛的纪录,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93年才被打破。在1993年乔丹在总冠军系列赛平均每场得到41.0分。 转战ABA 在勇士队效力的两个赛季中,巴里获得了一次得分王和两次NBA最佳阵容第一队的荣誉。后来巴里尝试回到ABA,与奥克兰橡树队签约。在1967-68赛季,由于NBA和ABA之间的第一宗跳槽官司,巴里整个赛季没有打球,直到1968-69赛季他才加入了橡树队。这一次联盟间的跳槽给巴里在社会舆论上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他球员却因此成为新兴联盟ABA提供机会的受益者。 据巴里本人描述,这次跳槽与金钱无关。勇士队开出了一样的酬金,只不过因为橡树队的主教练是布鲁斯-霍尔,他才决定跳槽。霍尔不仅是巴里的大学教练,也是他的岳父。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1968-69赛季巴里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ABA打球的时候,他的岳父却被橡树队解雇了,新教练是亚历克斯-汉纳姆。 巴里刚进联盟便带来重大影响,他带领橡树队夺得1969年ABA的总冠军。在该年的ABA最有价值球员评选中巴里落后于印第安纳的丹尼尔斯而屈居次席。尽管膝伤限制他只出场35次,但是他仍以34.0分的场均得分成为第一个在两个联盟拿到得分王的人。赛季结束后,汉纳姆被评为年度最佳教练。 1969-70赛季,奥克兰橡树队宣布打算搬迁到华盛顿,但是巴里不愿随同前往,他引用别人的话对《洛杉矶时报》说“如果我打算去华盛顿,我会竞选总统。” 之后,巴里一度试图回到NBA的勇士队去,但是因此招来了一系列合约上的法律问题,他花了不少时间才将此问题解决。在华盛顿打了一个赛季后,橡树队又要搬家了,且更名为弗吉尼亚绅士队。巴里发了一顿牢骚之后被交易到了纽约网队。尽管如此,他在网队的两个赛季场均得分别达到29.4分和31.5分。 巴里在ABA的四个赛季获得了四次全明星,一个总冠军,一个ABA联盟得分王的头衔。但是在他职业生涯七个赛季里为两个联盟打球,包括三支不同的球队,四个不同的城市,还有——两次进入法院。“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巴里说,“我将会再做一些傻事。” 重返NBA 他的传奇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尽管在ABA的网队过得不错,但在1972-73赛季,法院的一个判决强迫他回到了NBA的金州勇士队。这次回归NBA,他已经成为一名更好的的球员了。他的体重增长了9公斤,这让他可以同大个子们进行更多的身体对抗,同时他的其他技术也有所进步。 巴里解释说,这些进步是去ABA打球的意外收获。他表示ABA联盟里有能力打NBA的球员只有两个(他优雅地将自己排除在外)。他的评论是典型的直言不讳,然而他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因为很多ABA球星都进入到NBA打球。但是为了在ABA联赛中获胜,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开发出控球以及防守方面的才能。 回到NBA之后,巴里经历了他职业生涯中最稳定的阶段。他为勇士队又效力了6个赛季,其中四次闯入季后赛。在1972-73赛季,他场均贡献22.3分。他第一次实现了连续六年罚球命中率高居联盟第一,并连续六年出现在NBA的全明星赛场上。在1966和1967年之后,巴里首次连续三个赛季进入NBA最佳阵容第一队。 巴里在1973-74赛季将自己的场均得分提高到25.1分。在1974年3月26日对阵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比赛中,他拿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分。在这个夜晚,上半场他仅获得19分,但到了下半场他火力全开,仅用21次出手就拿到45分。64分是巴里职业生涯的最高分,这让他成为当时三名得过63分或更多的球员之一(张伯伦15次,贝勒2次)。尽管在那之后的20年里又有三名球员达到了同样的成就。 没人质疑巴里的得分能力。但是巴里在他的武器库又增加了另一种危险的攻击方式。放到过去,当球交到巴里手中,他一定会出手。但是“全新“的巴里会把球传出去。他以场均6.1次助攻排在NBA助攻榜第10位。 在1974-75赛季,巴里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他带领勇士拿到NBA总冠军,场均30.6分(落后于布法罗勇敢者队的鲍勃-麦卡杜),同时他以90.4%的罚球命中率和2.85次的场均抢断领跑整个联盟。他还以场均6.2次助攻排在第六位,是唯一一名助攻排在前十位的前锋。 1974-75赛季,金州勇士的名单中包括1975年NBA年度最佳新秀凯斯·威尔克斯(后来改叫做贾马尔·威尔克斯而被人熟知),一个流畅的、无私的、手感很好的小前锋。球队的其他成员是一群努力工作但却很普通的角色球员。巴里带领球队取得48胜34负的战绩。阿尔·阿特尔斯教练使用10人轮换阵容和紧逼防守保持球员间机会平等。勇士队在场均得分方面以108.5分领先全联盟。巴里是球队的得分王,第二位的是威尔克斯,他场均能够得到14.2分。球队9名球员登场超过1000分钟并有8名球员场均超过7.6分。 1975年NBA总决赛,勇士队以四比零横扫华盛顿子弹队。因为事先没有人预计到勇士队能够在季后赛走那么远,所以奥克兰的球馆已经预订给另一项大型活动了,总决赛不得不换在旧金山的球馆举行。 当赛季,巴里以场均29.5分当选NBA总决赛MVP,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他的打球方式。在那个年代,巴里和朱利叶斯-欧文都被当作衡量前锋的标杆。巴里创造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唯一一个在NBA总决赛中拿到比他更高场均得分的是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在1971年,密尔沃基雄鹿队的贾巴尔场均贡献31.7分。这个纪录一直到1993年才被乔丹打破,他代表芝加哥公牛队在总决赛中场均飚下32.6分。 巴里在比赛中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此直言不讳——没有人是完美的。在比赛中他通常认为自己才是主角,其他事物都处于自己的下方,因而带有一种轻微的藐视。他从不保留自己的观点,队友、对手、裁判、教练、甚至观众都会遭到巴里的批评。为此,他常常遭到队友和对手对他生硬的批评和愤恨。 在随后的几年里,一些NBA球员逐渐开始塑造起恶棍的形象,而这也成为比赛中的一部分。底特律活塞队的比尔-兰比尔打球粗鲁,抱怨裁判,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联赛中遭到球迷的嘘声。但是,当里克-巴里做出同样的事情时,球迷似乎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好像人们已经习惯了他的本能反应——强烈的求胜欲。 巴里的队友克利福德-雷更是公开对《体育画报》宣称,“巴里从来不会客气地表达,他上场就是来赢球的。” 1974-75赛季,尽管巴里在这一年功勋卓著,但他还是在MVP评选中遭到冷落了。最后的MVP票选结果他只排在第三,位列冠军队麦卡杜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戴夫-考恩斯之后。 “毫无疑问,里克在场上一些举动影响到了人们对它的印象,”布奇-比尔德说。这句话刊登在1990年出版的HOOP杂志上,矛头指向1975年的勇士队。 在接下来的1975-76赛季,勇士队以59胜位居联盟第一。但是在西区决赛中,勇士队鏖战七场败输给了菲尼克斯。随着勇士队中年轻球员技术和信心的提升,巴里肩上的得分重任在不断减轻。 1976-77赛季,巴里依旧有场均21.8分的贡献,但勇士战绩下滑到46胜36负,并且在半决赛中遭到淘汰。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巴里场均23.1分,低于职业生涯平均分23.2分。由于整个太平洋赛区的崛起,金州勇士队最后居然连季后赛都没能进入。 随后的1978年,巴里同金州勇士队的合同到期了。他决定成为自由球员试试水,并最终和休斯敦火箭队签约。在那里他打出辉煌的职业生涯的最后两个赛季。 1978-79赛季在火箭队他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休斯敦已经拥有摩西-马龙、卡尔文-墨菲和鲁迪-汤姆贾诺维奇来负责得分,所以巴里成为了一名组织型的前锋。他总共送出了职业生涯新高的502次助攻(场均6.3次),同时他的得分下降到13.5分。接下的一个赛季他的得分还在下降,只有场均12.0分。 尽管他的冲击力在不断下降,但巴里还是能够把握住有限的得分机会。在1978-79和1979-80两个赛季,他都成为联盟罚球王。这使得他的职业生涯以连续收获三个罚球王而完美收官。算上他在ABA效力的那几年,巴里在20世纪70年代一共拿到了8次罚球冠军头衔,只有厄尼-迪格瑞比他更多(10次)。 1979-80赛季过后,巴里选决定退役。在职业生涯的14个赛季(10年NBA)中,他参加了超过1000场比赛,从未连续缺席4场比赛。他在NBA联赛中场均得到23.2分,而在4个赛季的ABA联赛中场均得到30.5分。他的总得分为25279分,从而使他跻身于职业篮球历史最好得分手的行列。 季后赛中的巴里更为高效。他在NBA季后赛场均贡献24.8分,ABA季后赛场均贡献33.5分。在他退役时,90.0%的罚球命中率是NBA历史最佳。 退役后的生活 1987年,巴里与沃尔特-弗雷泽,鲍勃-霍布雷格-,博比-温泽尔和皮特-马拉维奇一起被选入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巴里在其职业生涯结束后,当上了一名解说员,一度与拉塞尔组成了固执己见的解说二人组。但在解说了几个赛季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巴里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期间,他被提及主要是因为他的四个孩子。库斯特-巴里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打球,然后在大陆篮球协会打球;琼-巴里为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各支NBA球队比赛。巴里的三儿子德鲁为乔治亚理工打球;最小的儿子,布伦特-巴里,先在俄勒冈大学打球,后作为1995年第十五位新秀被丹佛掘金队选中,很快他又被交易到洛杉矶快船队。历史上著名的“白人也能飞”说的就是布伦特,他在1996年凭借罚球线起跳扣篮荣膺扣篮王。 20世纪90年代初,巴里开始执教一支小联盟的球队。他开始于全球篮球协会,然后执教了大陆篮球协会的韦恩堡怒火队,不过球队战绩仅为19胜37负。1996年,他入选NBA历史上最伟大的50名球员。 本文转自:NBA中国官网